1. 框架涵與綜合管廊模具頂進施工
一方面,要根據設計要求使框架涵就位。為保證綜合管廊模具就位準確,應做好測量工作,頂鎬之后對方向偏差進行測量與記錄,大約頂進2 m后可測試高程。定期檢查基準點、標尺和儀器。將標尺設在后背梁處,觀測后背變形,采用千斤頂糾正左右偏移。另一方面,要使綜合管廊模具頂進的摩阻力減少。當頂進綜合管廊模具具有較大結構時,相應地就會有較大頂力與較長的頂程,增大了頂進施工的難度,為確保順利完成施工,可在綜合管廊模具外側制作觸變泥漿套,控制好泥漿套厚度,將其設置在各箱節處(最后一節除外),科學確定箱節長度等參數,使前節頂力減小。
2.其他施工技術
1.是合攏段施工,對頂綜合管廊模具兩端至合適位置后,需運用暗挖法進行現澆段施工,實施格柵初期支護,留下一定的間距,接著完成頂板、邊墻與底板施工,將中間埋入式止水帶用于施工縫處。2.是控制滑行道沉降,施工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控制頂進過程中的沉降,確保其符合施工規范標準。開始頂進前要將沉降值每周匯報一次,頂進后則在每日6點前測量與匯報頂進刃腳所在地的地面點,并告知相關部門,其余點的測量可在其他時間完成。3.為避免頂進過程中土壤有較大的含水量,使施工進度與正常頂進出土受到影響,需要在頂進前實施水平降水,調整土壤含水量,使其達到出土要求,并且能預防頂進時引起掌子面塌方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