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綜合管廊模具應力監測選擇中間一節箱涵的中部截面作為監測斷面,沿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外表面和內表面共布置31個測點,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內側每個測點處分別沿軸向和環向兩個方向粘貼應變片,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外側采用預埋鋼弦式應變計進行測量。
電力綜合管廊模具應力監測根據施工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回填壓實階段和汽車荷載作用階段。通過對各個監測點應力數據的分析,得到箱涵頂板、側墻和底板各部分的內力分布、控制應力及其所在位置。
試驗結果表明:電力綜合管廊模具頂板外側全部受壓、內側全部受拉,跨中拉應力不超過4.832 MPa;填土較低時,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側墻表現為外側受拉、內側受壓,隨著填土的增加,側墻中部外側的拉應力逐漸減小,最終轉換為內側受拉,不超過1.516 MPa;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底板表現為內側受拉,由于底板有一部分為后澆,且底下地基土并非理想的彈性均質地基,實測底板的最大拉應力不在跨中位置,而在底板端部內側的倒角處,不超過1.902 MPa。由電力綜合管廊模具各部位控制應力可知,局部位置應力超過了箱涵結構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箱涵局部出現開裂現象,但根據試驗現場的觀測,未能檢測出肉眼可見的裂縫,說明裂縫寬度還非常小,不影響結構的正常使用。